“诗经故里”讲诗人:让《诗经》回归百姓生活
时间:2022-04-2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中新社石家庄4月23日电:《诗经故乡》告诉诗人:让《诗经》回归人民生活
中新社记者李晓伟艾广德
“哟哟鹿鸣,吃野苹果吧。我有客,吹笙。”河北沧州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王家瑞,静静地背诵着他最喜欢的《诗经小雅鹿鸣》。他笑说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欢乐的宴席场景,连古人都认为鹿是一种特别美丽的动物。
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src=' 3358 I 2 . chinanews.com.cn/simg/CMS HD/2022/04/23/ce 98129 ECA 084 DAE 8 ce 3 FD 1699 B1 aa 8 . jpg ' style=' border 3360 px solid # 00000 ' title='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图为2021年7月17日,河北沧州河间市某活动中心,董洁公益讲座上的一名读者。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现存的《诗经》,又名石矛,是汉代毛恒和一个叔叔传下来的。两位大儒曾在河间教《诗经》,所以河间被称为‘毛诗之乡’。”董洁说,这里诗风颇盛。至今仍有部分村寨保留着唱《诗经》的活态文化,被称为“河间歌诗”,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董洁曾经是一名中学老师。2010年退役后,他开始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诗经》。他拜访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仅读书笔记就写了20多万字。2016年,河间市传统文化协会邀请董杰讲解《诗经》,开启了他的讲诗之路。
“《诗经》不是高不可攀,是很接地气的。”董洁告诉中新社记者,《诗经》: 《诗经》 《风》是先秦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歌。是劳动人民写的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他的目标就是把它们讲给人民听,让《雅》起死回生。
董杰说,6年来,他在当地举办了300多场公益讲座。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开始尝试网络直播。
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