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国内
 

胜算不到三成,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加大


时间:2022-12-16  来源:  作者:[db:作者]  点击次数:


导读:美联储最近宣布大幅加息,希望抑制过度需求,为经济找到“软着陆”。然而,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从未能够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成功管理“滞胀”。美联储误判了通胀形势,行动过慢。美联储越来越难以在不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控制通胀。

由于5月份通胀意外上升,通胀预期“抛锚”的风险加大。在6月份的利率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大幅加息75个基点,这是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加息。美联储希望通过加息抑制过度需求,寻找未来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可能路径。但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实现“软着陆”的几率不到30%。

自1965年以来,美联储经历了11次加息周期。其中,美联储在1965年、1984年和1994年的三次加息周期中降低了通胀水平,并未造成经济衰退。在这些相对成功的登陆过程中,美国经济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首先,劳动力市场不是很紧张;其次,通货膨胀水平相对较低,供应链相对稳定;第三,利率水平高于通货膨胀水平。

胜算不到三成,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加大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什么这三个条件如此重要?首先,相对松弛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企业可以降低工资来应对加息,因此经济中不存在螺旋式上升的通胀压力。其次,较低的通胀意味着美联储的紧缩压力较小,因此货币政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平衡就业和通胀。此外,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意味着经济不存在滞胀风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抑制需求来冷却经济。最后,利率水平高于通胀水平,这表明美联储在“工资-价格”螺旋现象形成之前就提前采取了行动,而不是等到通胀失控后才开始加息。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收紧会更有效,反之,其收紧的有效性会令人怀疑,成本会更大。

历史进一步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4%,失业率低于5%时,美国经济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陷入衰退。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在其最新合著论文中指出了这一现象。

胜算不到三成,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加大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为了应对滞胀,四次加息,但每次都造成了经济衰退。其他失败的“着陆”还有: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的衰退,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储贷危机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的叠加造成的;2001年3月到11月的经济衰退,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刺破了互联网泡沫危机,叠加了“911”恐怖袭击;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的衰退是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加息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演变成了次贷危机。

与历史上美国经济实现三次“软着陆”时的条件相比,当前美国面临的压力要大得多。首先,美国劳动力市场比失业率显示的更加紧张。2022年4月,美国空置率高达7%,离职率高达2.9%,均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5月份失业率低至3.6%,几乎与疫情前水平持平。这些都将导致工资上涨继续加速。

"capital" data-width="1000" data-height="667" id="img-62c40950e4b013b65bf4e67c"/>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其次,CPI环比持续上升,通胀基础愈发牢固。2022年5月的CPI同比增速意外攀升至8.6%,不但超过了8.3%的预期值,月度环比增速也达到1%。这说明物价仍在继续上涨,通胀水平仍未触顶。

再次,美联储误判了通胀形势,采取行动过于迟缓,使得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导致价格上涨越来越普遍,且资产价格估值偏高。

最后,供应链修复迟缓,经济存在滞胀风险。美国经济供给面受到了更多的影响,尤其是中美博弈引发制造业供应链不稳定,还有俄乌危机以及美欧对俄制裁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动荡。

胜算不到三成,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加大

图片来源:东方IC

今天,在供给面的持续负向冲击之下,美国经济正面临类似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风险。正如前面提到的,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从未能够不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成功治理滞胀。美联储正尝试通过大幅加息来降低过剩需求,以抑制需求对通胀的拉动,然而,美联储的加息政策难以影响供给侧。美联储希望能够在不引发失业率大幅提高的基础上,控制住通胀,尽管这是一个可能的情形,但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6月议息会议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可能在2022年底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至3.4%左右,这是一个很可能让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限制性水平。

当然,未来美联储的具体加息路径,将取决于通胀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但美联储将不得不承担“走得太远”或“走得不够远”的风险。

胜算不到三成,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度加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英文版标题为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