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对华关税雷声大雨点小,拜登怎么想的?
时间:2022-07-09 来源: 作者:[db:作者]  点击次数:
[文/观察者网岳鼎编辑/杨龙、郭广涛]2018年7月6日,美国前总统川普首次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正式发起旨在打压中国的“贸易战”。
4年后,在40年高通胀的压力下,美国拜登政府终于松口,承认正在考虑取消部分关税的可能性。然而,在拜登政府的犹豫和反复下,关税政策仍无定论。
7月5日,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治披露了一个可能的方案:仅取消约3700亿美元中约1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开启新的关税排除程序;同时,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中国重点产业发起新一轮关税调查。该计划一出,再次在美国引起广泛争议。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及其顾问再次举行会议,讨论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问题。据路透社报道,拜登当天回应称,他尚未就是否削减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做出决定,称政府正在“逐一”审查关税政策。
美国媒体披露的方案无疑仍是一个无法让各方满意的“妥协”方案。微小的关税下调对于缓解美国的高通胀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的重大问题。
美国媒体披露的最新关税政策中,拜登政府体现了怎样的政治考量?后续关税政策有可能如何发展?会对中期选举和中美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
观察员邀请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进行深度解读。
1、观察者网:据美媒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在取消1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同时,加大对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关税审查。美媒称,这一方案是拜登政府内部矛盾的结果。您如何看待这一“折中”方案?反映了拜登政府怎样的政治考量?
霍建国:'s的消息仍有待美国官方证实。然而,就目前报告的规模而言,很明显,纯属是象征性,的这一行动不仅与商界的期望相去甚远,而且对缓解美国的高通胀也无足轻重。
作为一个圆滑的政客,拜登总是希望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当今美国,两党、参众两院在反华问题上达成了高度一致,拜登面临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大家都把对中国免除关税看作是对中国的让步,相当于对中国的妥协。因此,拜登必须在反华问题上有所行动,同时做出对中国免除部分关税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他说要对部分中国产品发起新的301不正当竞争调查,不排除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可能性。
此外,拜登上台后不仅计划扩大对华出口管制,还表示将动员盟友共同对中国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这至少体现了拜登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他的目的是迎合美国政治舆论,更多的是为了选票。他的想法和意图能否实现,似乎与他关系不大。
2、在美国大幅通胀的背景下,美财长耶伦6月承认,对华关税“没有战略意义”。为何通胀如此严重,但拜登政府依旧只减免100亿美元商品关税?
显然,霍建国:和美国政府在对华免税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首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多次表示,大幅取消川普时期征收的301关税有利于缓解美国的高通胀压力,但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奇坚持保留高关税,称其压力有利于增加美国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因此她坚持或鲜有动作。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6月份表示,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征收的一些关税“没有战略意义”。视频截图
但根据美国1974 《贸易法》第12章及相关附件规定,301项下征收的关税四年期满时,应提前60天征求企业意见,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进行评估和复审后,决定取消或延期。
因此,如果2018年7月6日,特朗普首次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7月7日应该是法律规定的最后期限。所以可以看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法律约束的。但是,美国不可能主动取消这些不合理的措施
总体而言,拜登基本沿袭了特朗普时代的反华政策,只是形式不同。拜登执政近两年,可以说政绩平平,国内经济最差,通胀高企,股市波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dth="530" alt="取消对华关税雷声大雨点小,拜登怎么想的?"/>美国通胀率图自彭博社
对外政策方面似乎有所表现,但在制裁俄罗斯和围堵中国方面均未取得明显效果,而且由于两线作战,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美国的中期选举历来更注重国内经济表现,更注重百姓的生活质量,从这一点看,影响拜登中期选举的最大因素仍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美联储虽可以加大力度打压通胀,但时间窗口已经错过,使劲过猛,极有可能在中期选举前通胀下不来,反而触发经济衰退,初步判断拜登中期选举大事不妙。
4、考虑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后,拜登政府收到了400多条反对意见,其中包括24个工会。美国工会为何反对关税?除了工会以外,取消关税的阻力来自于哪些利益团体?
霍建国: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美国国内工会组织以及劳联和有关的产业联盟肯定会出面反对,因为当时特朗普加征关税也是打着保护他们权益的口号进行的,所以他们一直以为高关税是在保护就业,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这恰恰是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社会基础,这也是长期以来自由贸易理论同贸易保护主义争论的焦点。
美国劳工咨询委员会(LAC)反对拜登政府取消关税。
一般情况下,当一国产业竞争力较弱的时候,是主张实行高关税政策的,当一国产业竞争力较强的时候,往往会主张扩大市场开放,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由于当前国际分工的细化,多数产业都是高度国际化配置。
(因为)企业是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的,例如美国的太阳能生产设备80%的零部件都是海外供货,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是海外提供的,苹果手机的海外代工比例就更高了。
所以说一国关税的提高不仅限制了其他国家的出口,同时也部分增加了自己企业的进口成本,阻碍了企业在全球优化配置资源的可能发展路径,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结论是任何对外的限制和制裁,其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
5、拜登政府若取消100亿美元商品关税,是否能对未来的中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霍建国:取消百亿美元商品关税,肯定将对相关行业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中国国内整体的生产和消费拉动作用有限。中美贸易总额2021年为7500多亿美元,其中的100亿美元堪称微不足道,对整体中美贸易影响不大。
6、此次关税政策还包括开启新的关税排除程序,让企业获得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此前已经有352种中国进口商品获得了豁免,您觉得哪些商品有望得到进一步豁免?
霍建国:关于关税豁免事项,美国已采取了多次措施,这主要是考虑到美国企业的利益,及美国国内产业结构的短板。
对于美国必须要进口的产品,美国将根据企业的诉求予以适当排除或减免,以支持美国的正常生产,提高美国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商品主要涉及日用消费品、生活必需品,以及部分基础原材料和生产配件,例如纺织品、服装类。家电、家具、西药原料,以及太阳能和风能配件等,应该都在优先考虑之内。
7、此次若取消100亿美元关税,您如何看待美国后续关税政策发展?
霍建国:从目前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看,美国已将中国定义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全面出击阻挠限制中国的发展。正如美贸易谈判代表戴琪所说,美国不会放弃对华已加征的关税,这已成为美国对华谈判的工具和筹码,估计短期内很难全部取消。
但取消的余地还是有的,关键取决于双方的接触和谈判,同时也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变化及对中国诉求的变化,总之仍需要一定的外部压力。
此外要关注美国商界的态度,需要我们继续多做美国商界和在华跨国公司的工作,由他们出面,推动美国继续改善调整征税目录,力争通过多次的删除和分阶段的减免,可以将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同时,还要保持同美国的沟通和谈判,防止美国进一步采取新的贸易限制措施。
2020年,世界贸易组织裁定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不符合世贸规则,应无条件取消。美国经常要求别人要遵守国际规则,到处强调要尊重基于规则的竞争秩序,很显然是说给别人听的,它自己不会以身作则,反而经常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实行双标政策。
我们历来认为,对于特朗普时期对华加征的关税是对多边规则的挑战和破坏,应无条件地全部取消,这样才会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有利于恢复正常的中美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繁荣,希望美国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真对待中美关税问题。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