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经济新方位)
时间:2022-05-0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中国自主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新疆昭苏机场顺利通航,川藏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稳定投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如何看待目前的投资形势?下一步投资的重点和措施是什么?“目前新开工项目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说。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度超前投资。
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期间,102个重大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工程;沿江高铁沪宁合福段等一批重大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与此同时,一些民生项目,如旧城区改造,也逐步推出和实施。
在重大项目上,交通基础设施稳定投资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运能提升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深圳等一批枢纽机场和瑞金等一批新机场项目加快推进。川藏铁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沿江沿海交通战略骨干通道重点路段加快实施。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简媜透露,一季度,预计铁公水航等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6360亿元,同比增长约9.8%。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促进适度超前投资。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建5G基站8.1万个,总规模超过150.6万个;新增千兆网口54.9万个,总数达到841万个,具备覆盖3亿家庭的能力。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支持方向。
粮食安全是“全国之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李明川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支持方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内生产供应稳定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6亿元,继续支持各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2022年底如期完成全国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是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三是实施豆油产能提升工程。
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安排了3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实施了两大科技专项
针对“外防投入”的迫切需要,提高重点地区疫情防控能力。今年年初,已安排医疗卫生领域两批中央预算内投资33.8亿元,支持61个项目建设。其中,将支持9个陆地边境地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检测治疗设备。
针对“内防反弹”的弊端,实施疫情防治相关重大工程。“今年将启动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基地建设工程,在全国布局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基地。”孙志成介绍,今年将积极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逐步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同时,计划启动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基地等重大项目。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延伸。在8个试点省份2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引导高水平医院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转诊较多的地方就医,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分阶段给予资金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相关领域和地区的整体制度设计和解决方案,统筹土地、规划、财税、融资等多项支持政策。从而实现“要素随项目走”。孙志成说。
[责任编辑:潘]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