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刘德成
时间:2022-05-0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藏獒繁盛。
茶道。
王雪超
我在一次赏石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了刘德成,他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随后,笔者一行有幸参观了位于西宁艺林家园的刘德成“家族精品石收藏馆”。
当你走进西藏奇石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金钟柏制作的大茶壶。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产生“探索和珍惜”的冲动.博物馆里堆满了形状各异、琳琅满目的奇石,这是刘德成收藏了20多年的宝贝。
边走边欣赏,我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衷赞叹收藏者的匠心。这里的奇石分为白、绿、黑、黄、红、棕五种颜色。按地域分,有青海奇石,内蒙、新疆玛瑙石等。按种类来分,有五彩缤纷的画像石,有造型各异的雕琢石……收集这么多自然宝藏需要多大的努力?首先,我明白了“天道酬勤”的含义。
从奇石馆展厅的布置到古董架子的陈列,从闪闪发光的奇石到底座独特的设计,无一不体现了刘德成的匠心和坚持。
从“人民”系列到“民以食为天”系列,从“鞋帽”系列到“四季平安”系列,15个系列的奇石令人惊艳。
从“狮子滚绣球”的组合到“猴子献桃”的组合,从“荷塘蛙秀”的组合到“花落月圆”的组合,18套奇石的独特组合令人向往。
他们目睹了刘德成奇怪石头的堆积。
一个
1999年6月的一天,一位亲戚带来了他从都兰县诺木洪乡捡来的一块设计精美的小石头,想让刘德成找一位在西宁懂行的人鉴定一下。受委托,经过一番打听,刘德成赶到八一路奇石市场。
这简直就是石头的海洋!刘德成被琳琅满目的奇石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他和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刘德成经常和尤氏约好,开车去河边捡奇形怪状的石头。那时候他对石头没有任何概念,但在搓着奇怪的石头时却感受到了异样的亲切。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他总会去寻找石头。他的足迹遍布青海兰州甘肃天祝内蒙古阿拉善左奇新疆哈密西藏林芝广西柳州四川温江等地。他已经找了23年了。
二
刘德成第一个玩石头的老师是青海省观赏石协会首任会长高志毅。从石质、石形、颜色、纹理、画面、神韵等方面教刘德成收集奇石的要领。这让刘德成一入行就有了很高的起点。同时,由于刘德成潜心研究,勤奋学习,善于探究,赏石艺术突飞猛进。
刘德成赏石收藏提倡“精”与“实”的统一,注重收藏特色。他的作品集《迎客松》、《红太阳》、《年年有余》、《好运》、《水晶肘》多次在全国和青海石材展上获得金银奖。他在收藏奇石时奉行“少而精”、“小而精”的原则,收藏特色和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精品石组合系列中。
他的“鞋帽”系列奇石,先后收藏了20多件石帽、鞋、靴、楦等。形状多样,有石头婴儿鞋、童鞋、球鞋、棉鞋、雨鞋、毡靴、三寸金莲等。他收藏了月亮系列中的十多块奇石,包括“众星捧月”、“月到中秋”、“千里共婵娟”、“花落月圆”、“月儿,现已满海”、“日月同辉”等。此外,还有8套“寒时代三友”,16套“花中四君子”,180多套茶壶系列,4套“文房四宝”(包括石笔、墨、纸、砚、镇纸、印章、笔筒
刘德成说,“奇石和陨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为它们是天地的灵气,是孕育日月的精华。”他每在石群中收集到一块奇石,就兴奋不已,有“得石可以成一,成一可以加快整体”的喜悦之情。如果你收集“梅、兰、竹、菊”,当你收集“梅”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在后面收集“兰、竹、菊”。“梅将军等
兰竹菊”收集齐了,就想收藏精品的“梅兰竹菊”。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的追求,历练了他的眼光,提升了他收藏鉴赏的品位。当收藏到“十二生肖”的某一生肖石时,特别是收藏到精品生肖石时,他如获至宝,高兴得彻夜难眠,总想找石友一同“品石”庆贺一番。他体验着从“收获、喜悦、完善”到“再收获、再喜悦、再完善”的过程,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若干套比较完整、精致的组石系列。23年来,不论觅石、购石的距离多么遥远,条件多么艰辛,闲暇时间刘德成常常置身于奇石市场和石农家,他还十分注重学习,一边阅读《中国赏石》《宝藏》《中国图文石》《赏石界》《石友》等杂志,一边从中汲取赏石、鉴石、藏石的知识。在奇石的石种、石形、石质、大小、品质等要素上,刘德成都严格把关,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彰显出了奇石系列组合收藏的内涵。
因为在收藏奇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2012年元月,青海省观赏石协会授予刘德成“青海藏石名家”称号,他的藏石馆也被评为“家庭精品藏石馆”。
三
在收藏奇石的过程中,刘德成也逐渐喜欢上了陨石收藏。据他介绍,陨石分目击陨石和发现陨石两大类,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陨石富集区,自古以来陨石就在高原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的人们称陨石为“天铁”,认为它们带有强大的宇宙能量。
刘德成被陨石独特的形状和神奇的图案所折服,面对这些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天外来物,他认定这其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刘德成说:“寻觅陨石是个体力活,但是意外发现陨石的兴奋感,让人对寻觅陨石义无反顾。”近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青海的门源、祁连,甘肃的景泰、天祝。他和“星友”们一起捡陨石、收陨石,一起欣赏美景,一起交流收藏感悟。不管是在河滩、河床,还是在农家庭院、集市,他磨烂了嘴皮,掏空了钱包,为收购陨石而乐此不疲。只要陨石的品相好、寓意好、纹饰好,他都尽力收藏。每次觅得好的陨石,他一边把玩,一边观赏,爱不释手。回到家后,倒上清洁剂,将陨石刷洗干净,仿佛一位慈父在给自己年幼的儿子洗澡,那种专注,令人感动。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刘德成在寻觅陨石的路上,或观朝阳,或伴晚霞,觅石归来,欣赏其特有的熔壳、气印、花纹,沉迷于陨石带来的意境,想象某个陨石划过的轨迹,思索着人生际遇,从中学到了知识,也陶冶了情趣,净化了身心。
截至目前,刘德成收藏的陨石有一百多块,有“伊丁”陨石、“黑又亮”陨石、“橄榄”陨石、“铁板”陨石等,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品相都很好,在青海陨石收藏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用所学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一块块陨石赋予了新的寓意和内涵。他的陨石组合作品有“八洞神仙”“狮子滚绣球”“文房四宝”“鱼跃龙门”“藏獒旺财”“米芾拜石”等,石如其名,形象逼真,刘德成还为它们量身设计、定制了精美的底座。石友们相聚,赏陨石、谈感受、悟石道,不亦乐乎。
“气结殷周雪,寒成铁石身,百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刘德成酷爱石头23年,作为青海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他始终不忘提升青海黄河石、陨石、湟水河画面石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分享石趣,甘当一名传播奇石文化的使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刘德成在收藏奇石和陨石,宣传奇石文化与陨石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得到更多的收获。
本文摄影:张旭英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