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前30分钟,这些事不要做
时间:2022-05-10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4月22日至5月10日15时,北京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836例。
此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通报称,疫情分析发现,多名感染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核酸检测仍为阴性。
北京疫情新发现:出现症状后核酸仍为阴性。
北京此轮疫情有一个必须注意的显著特点,就是很多感染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核酸检测仍为阴性,这无疑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感染者592人:
4月30日出现咽痛等症状,自行服药后无缓解。当天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报告结果为阴性。
5月2日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5月3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当日确诊病例。
感染者617人:
4月27日采样感染者328人。
4月29日出现咽痛等症状。当天做了两次抗原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4月30日进行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
5月3日对616名感染者进行核酸检测,当天报告的结果为阳性。
感染者617作为其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阳性。5月4日确诊为确诊病例。
专家:还是因为感染部位深,早期病毒载量低。
“只有通过多次采样,才能‘清除’病毒。”
为什么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核酸检测还是阴性?如何正确预防、控制和检测呼吸道症状?
5月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深入研究,找出原因,比如核酸检测是否受到感染部位深、早期病毒载量低的影响。
“新的突变株由于基因变异影响了现有核酸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甚至不能被检测到、早期发现或及时诊断,但它们仍然具有传染性,对疫情防控影响很大,需要警惕。”
5月7日,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杨贝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几天来,朝阳群众做了多轮核酸检测,做了很多努力,但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感染初期病毒载量低,不容易被发现。只有重复多次取样检测,才能将它们“清理干净”。同一天,第6次和第7次核酸检测后分别报告750人和752人感染,之前均为阴性。
不要在核酸检测前30分钟做这些事情。
4月28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同济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郭伟副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
一、为了提高咽拭子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建议受检者在检测前30分钟不要喝水、喝酒、嚼口香糖,以保证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高准确性。因为口咽拭子核酸检测前喝水或吃东西会稀释附着在咽部的病毒,特别是喝热水也会抑制病毒的活动。
第二,为防止咽拭子刺激反射性呕吐,采样前2小时应避免进食。
所以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咳痰、咽痛、乏力、腹泻、味觉或嗅觉异常等症状,即使核酸检测呈阴性,也还是要掉以轻心。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消毒,减少聚餐聚集,加强核酸检测,以便尽早发现疫情风险。
编辑:张琪琪
审核:岳亮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