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频现 雪糕护卫出手
时间:2022-07-07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或许最近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善意的忠告:“不要随便拿不认识的冰淇淋,会变得很不幸。”毕竟,很多丑陋的冰淇淋最终都会成为“刺客”,伤害到大家的钱包。
当便利店的冰柜里挤满了“冰淇淋刺客”时,冰淇淋保障行动也开始了。
雪糕刺客刺痛雪糕吃客
刺客,冰淇淋,指的是那些藏在冰柜里,看起来很丑的冰淇淋。但当你付出时,它会以高昂的代价“捅你一刀”。
最近有个博主去超市买了一盒冰淇淋。想到要和搭档回家吃饭,我挑了一个大盒子,心想:“怎么能拿20多呢?”结账的时候,冰淇淋刺客亮出了他的剑:160元。
博主满怀郁闷的回到家,打开雪糕,看着160元的雪糕平淡甚至诡异,不禁感叹难以理解!
据媒体调查,在各种小超市、便利店里,能看到五元以下的冰淇淋已经是很少见的事情了。
在网上,有媒体统计了700多种冰淇淋的价格,只有15.7%在5元以下。
2018年,钟突然杀入冰淇淋行业,定位为“中国高端冰淇淋”,走中国风,积极营销。价格大致在13-20元之间。与此同时,一些超高端的雪糕棒也已经推出,如在2018年天猫“双11”促销节,推出了66元的限量“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棒,15小时内2万根售罄。然后是最近刷屏网的钟星,定价160元。
继高雪之后,中国的高价冰淇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8年,“中街1946”脱胎于传统冰淇淋品牌中街冰点,推出“零添加”和“极简”冰淇淋。据其官方介绍,“中街1946”致力于打造“一款专业的冰淇淋”。
2018年,光明还推出了高端冰淇淋品牌“熊小白”,2019年,伊利推出了“开心点”,定价在10元以上。
欧睿国际咨询公司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中国冷饮平均单价上涨30%。
冰淇淋的高价甚至逼得网友们都灿烂起来:“我大概是热了,反正睡不着。我站起来去超市买冰淇淋。这种悲伤没有来源。我在冰柜里看了两个刺客,一个叫钟,一个叫钟。”
高雪真的被点着了,烤着了。
另一方面,网络名人钟又上了热搜。
继“中冰淇淋在31度室温下1小时不会融化”之后,昨天,“中冰淇淋不会融化”再次引发争议。
网友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只钟雪糕用打火机反复加热,雪糕却没有融化的迹象,甚至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冒出浓烟。
对此,钟迅速作出了回应。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点:第一,关于原料成分,中雪糕是合法合法生产,检测合格,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仍高于国家标准;其次,关于稳定剂,雪糕、雪糕中普遍含有卡拉胶,中的添加符合国家标准,是为了保持雪糕中乳蛋白的相对稳定;再次,通过烘焙、烘干或加热来判断冰淇淋的质量是不科学的。
然而,这一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截至记者发稿时,钟仍排在微博热搜榜第20位。随着“冰淇淋刺客的诞生”和“讨厌高级冰淇淋”,这些话题把钟推到了风口浪尖。
冰淇淋卫士
一个普通的冰淇淋变成了一个刺痛的钱包。“买不起的冰淇淋”让消费者不满,除了廉价商品难求,更多的是因为商品价格不够显著。
这种现象将被改变。从7月1日起,《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实施。这一规定明确,经营者应当明码标价,对价格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明码标价。
监管部门
冰淇淋必须以显眼的方式清楚标明。
103010指出,经营者销售商品应当标明商品的名称、价格和计价单位,提供服务应当标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价格或者计价方式。
连日来,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近日热议的“冰淇淋刺客”现象,全面开展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食堂、超市、冷饮批发店等在销售冰淇淋过程中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告诫经营者,所有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切实履行经营者责任。
7月6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也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以下简称《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明确提出经营者应当明码标价,对价格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明码标价。
什么是“明码标价”?新《规定》第七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应当标明商品的名称、价格和计价单位,提供服务应当标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价格或者计价方式。
随着各种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逐渐接受吊牌、模型展示、电子屏等各种个性化定价方式,严格限制经营者的定价形式。
并实行标价签监制制度已经没有必要,因此,新《规定》取消了标价签监制制度。“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的,只要能保证明码标价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不应对经营者的标价方式作过多限制。”该负责人举例说明,比如,农村集市、拍卖等能通过协商、竞价等方式确定价格的情形,没有必要实行严格的明码标价。
“明码标价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仅标示价格。”该负责人表示,经营者还应当标示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对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减少价格欺诈的发生。
平价产品
网友追捧,但雪莲冰块身份成谜
针对雪糕刺客,网友们发掘了“雪糕护卫”——价格低廉且从小到大都爱吃的雪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雪糕护卫的出现,离不开“雪莲”的再次被发现。不过,6月末,有网友爆料雪莲冰块的生产车间脏乱不堪。这一爆料,遭到许多小时候吃过雪莲冰块的网友口诛笔伐。过去几天,雪莲相关话题阅读量数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网友保卫的雪莲似乎各不相同。
10多个雪糕都叫“雪莲”
“雪莲冰块”官方号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众多商标雪莲冰块,并非都是散乱差的作坊生产,请广大消费者识明自己当地的雪莲冰块是否能达到安全食品标准。雪莲将追诉商标侵权的企业。
“雪莲冰块”提到的“众多商标雪莲冰块”有哪些?
红星资本局发现,进行回应的“雪莲冰块”账号背后,是山东的临沂古椹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椹斋食品”)。而同样在山东,还有济南君乐乳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君乐”)生产的“夏君乐”雪莲球、淄博孙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孙氏”雪莲冰棍以及临淄雪檬冷饮厂生产的“XM”雪莲甜味冰。
其他省市的雪莲则更多:四川有成都君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君乐”)生产的“八亿牧场”雪莲;河南有许昌三德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爽一夏”雪莲;河北有河北觅雪食品有限公司的“竹晨”雪莲……10多种雪糕都叫“雪莲”。
天眼查APP显示,古椹斋食品并没有“雪莲”或“雪莲冰块”字样的商标权,而是其股东临沂市启宝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启宝”)有“雪莲”中文与拼音的商标。
临沂启宝法定代表人孙启宝曾向媒体证实,抖音里所述的“雪莲冰块”为公司所产,并称公司自2017年生产雪莲冰块。
市场上的雪莲虽然有很多品牌,但真正注册成功雪莲相关商标的并不多。在上述提到的公司中,只有临沂启宝注册成功。
商标存纠纷、供应链能力弱
“雪莲”商标明明被注册了,为何市场上还会出现这么多同品类不同品牌的商品?
首先是商标注册较晚且存在纠纷的问题。红星资本局查阅中国商标网发现,临沂启宝2018年8月开始申请注册上述“雪莲”商标,2019年注册成功。也即,在2019年之前并没有较为知名的厂商成功注册雪莲商标。
临沂启宝法人代表孙启宝曾向媒体表示,公司2017年开始生产雪莲。但济南君乐法人代表张社军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从1999年就开始做雪莲冰球了。
张社军表示,雪莲的灵感来自于自己吃饭后老板送的一瓶雪碧。张社军认为雪碧做冰棍肯定好卖。产品推出后,他们就先后申请了“雪莲果”“雪莲”的商标,但那时候没有通过,他们只好把申请包装设计专利。看到“雪莲”商标被其他公司注册成功后,他们提出了异议。
红星资本局也注意到,目前临沂启宝注册的“雪莲”商标处于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这一状态下“雪莲”商标使用权仍属于临沂启宝,但面临着审查。
造成雪莲品牌众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仿冒成本较低。二十余年,雪莲冰块/球的配方并未有大的改变。临沂启宝在拿到商标后又并未做过大规模、大声量的“维权”。
而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小品牌、低利润雪糕的共性问题——供应链能力弱、走不出工厂附近城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李彦琴 张露曦 综合央广网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