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业互联网”走向规模化应用,进入跨越拐点关键期
时间:2022-07-07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5g﹢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将对赋能产业升级起到基础性、融合性、集成性作用,为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新的实现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第二届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表示。在全球范围内,5G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正从一些环节的分散应用逐步深入到整个业务流程。5G(超高清视频监控)、移动无人巡检等周边应用率先成熟,与生产业务融合的5G(视觉巡检)、AR/VR辅助装配等应用正在小规模引入。基于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控制等应用还处于储备阶段。
我国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动5G在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化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行业,协同研发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已经探索出了d设计和远程设备控制,深刻地改变着人、机器、材料和材料。
王志勤从技术角度介绍了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5G标准持续演进,R15、R16、R17等版本分步推出,不断从‘可用’向‘高效’转变。5G uRLLC、5G﹢TSN等技术成熟,将进一步释放5G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潜力。”王志勤说。5G uRLLC技术可以保证无线终端与基站之间通信的超可靠性和低时延,TSN技术可以满足5G承载网的高可靠性和确定性要求,与uRLLC形成确定性传输的技术中继。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将5G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刀具切换、转盘、滚筒等工业控制场景,将有效缩短线缆拖拽/磨损导致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线的柔性,优化传统工艺。“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在与行业各方合作建设5G TSN试验床,加速实现面向行业应用的端到端确定性通信业务技术解决方案。”王志勤说。
王志勤表示,下一阶段将是“5G”工业互联网由浅入深发展的关键时期,5G全连接工厂和融合应用试验区将是“5G”工业互联网由点到线、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企业角度看,5G全连接工厂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以5G技术为牵引,帮助工厂实现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应用互通,打造柔性生产线,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为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从产业角度来看,融合应用试验区以5G技术在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应用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快5G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创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和商业模式,加快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目前,广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已启动衔接应用试点地区建设。
“‘5g﹢工业互联网’发展正从技术验证、场景适配走向大规模应用,正处于承上启下、跨越拐点、赢得未来的关键时期。”王志勤表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战略导向,不断推进5G %工业In’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