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一线绽放芳华
时间:2022-07-10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镇长李玲3354
基层绽放(奋斗者在青春)
带领联合嘎查精准脱贫,继续奋斗,为乡村振兴加倍努力,80后的李玲总是有着用之不竭的力量。四年来,她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用真情换来真情,用行动解决难题,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2021年,李凌获得“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行业发展——
为村庄寻求转型
巴彦托海镇联合嘎查,草原上的萨日朗正在绽放。蔬菜大棚连在一起,小菜园生机勃勃,一群群鸡悠闲地走着。"这些是李凌部长的想法."贫困户胡说,“有了这些收益,我们家年收入从不到2000元增加到近2万元。”
草原产业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17年10月,32岁的李凌被组织选拔为团结嘎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团结嘎查人均草地面积小,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瓶颈。“要脱贫致富,必须拓宽思路,另辟蹊径。”李请专家把脉,成立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
由于很多牧民缺乏种植经验,李凌带领驻村工作队整天“泡”在大棚里,教大家种植技术。“什么时候授粉,什么时候混肥,你得注意。”李凌回忆说,在盛夏,温室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李凌和村里的队员们每天都汗流浃背,忙忙碌碌.
村民们看到了队员们的奉献精神。很多村民都行动起来,很多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养殖、庭院经济、旅游接待……新的产业开始在草原深处蓬勃发展。
2019年,联合嘎查脱贫。凌在扶贫日志上激动地写下一句话:草原上最美的花是火红的萨日朗,盛开在扶贫门前。
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后,团结嘎查继续加快向农旅融合转型。2021年,扶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近1.6万元。“下一步要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村民的日子更加红火。”李凌说。
真正的奉献——
与群众心连心
我刚到团结嘎查时,由于发展不平衡,群众对李玲和驻村工作队有很多意见。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李玲到牧民家中,向村民倾诉困难,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把村民当亲人,付出真情,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去做,就不会有解不开的穷和结。”这是李凌的个人感受,也是驻地团队的行动准则。
在李凌的努力下,430多户牧民,特别是57户贫困户的迫切问题得到了解决。5户贫困户告别危房,设立集中供水点.一件件民生实事,为村民排忧解难。“村民们开始热情地叫我书记。”李说:“一句看似简单的问候,却给了你很多力量。”
继续奋斗3354
为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李凌书记是我们的贴心人!”去年,团结嘎查村民关在建筑工地工作时意外受伤。检查发现有脑梗风险,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关竹的孩子还在上高中,妻子身体也不好。一家人的生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凌主动上门,联系医疗报销,申请临时救助,并为李申请了低保
当她第一次呆在村子里时,李玲的女儿只有4岁。为了投身于摆脱贫困的事业,李凌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她把家人的愧疚和歉意深深埋在心里。
被任命为巴彦托海镇镇长后,李凌说,“我将继续发扬脱贫精神,带领全镇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继续为乡村振兴而奋斗。”谈未来,做规划,筹备幼儿园,建设文化中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李凌表示,她将化激励为动力,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记者顾中阳常勤)
[责任编辑:梁书]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