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科技 推动绿色合作
时间:2022-07-1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十四五’期间,碳减排、污染减排、绿色增长的协调推进,对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说。
在日前举行的2022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创新大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绿色低碳合作共享”主题,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途径。
绿色发展是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以减碳为重点,促进减污减碳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赵英敏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防治、水生态系统保护、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与碳中和、危险废物精准风险控制、地下水污染监测与控制、新型污染物治理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减污减碳协同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国能源结构偏向煤炭,产业结构偏向,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繁重。与会专家表示,要依靠科技创新,在降碳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高认为,氢能在推动能源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5到10年的努力,中国的氢能产业将大规模发展。
“在能源的低碳转型中,氢能产业具有连续性好、产业链长、产值高、应用覆盖面广的优势。是化石、煤炭、钢铁等诸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想选择。”欧阳明说,今后要努力突破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的技术难点。
“数据显示,2030年前所需的低碳技术中,约85%具有商业可行性,我们需要快速推广这些技术。同时,开发和改进其他关键技术,包括季节性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储能技术和直接捕获大气中多余二氧化碳的技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表示,为了支持技术创新和应对气候挑战,各国应在建立碳定价体系、促进技术应用和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做出努力。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表示,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杠杆作用,必须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分配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共赢伙伴关系,实现自身发展,造福更多其他国家和人民,促进全球平衡发展。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张玉卓表示,接下来,中国科协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支持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