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网易、百度概莫能外,To B赛道正在抛弃“好生意”
时间:2022-07-1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无论是ToC还是ToB,都已经成为互联网和技术赛道上企业普遍而自然的选择,在激烈的市场中厮杀的互联网企业追求“快、准、狠的好生意”似乎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随着ToB轨迹的逐渐深入和沉淀,越来越多的案例和证据表明,这个选择并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备受舆论关注的华为,以ICT创新介入ToB产业的数字化领域。无论是鲲鹏、升序多样性计算还是开源的欧拉,多年来一直在做基础软硬件开发,现在还在加强开源社区。很难说是所谓的“好生意”,投入很大,还看不到回报。
刚刚迎来25周年的网易,在其ToB业务网易数字赛欧推出新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NDH(国外知名厂商Cloudera的Hadoop发行版停止服务,而网易数字赛欧此时正式发布替代版本)后,遭到知名技术圈KOL的不解,指出其“不是好业务,而是火坑。网易为什么要跳进去?”随后,网易数码启航负责人也撰文给出了解释,称“做好手头的业务,比过去更好地追求所谓的‘好业务’”。
开始从AI的ToB业务中获得商业价值的百度,在AI上的投入超过10年,现在令人羡慕,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百度在做AI、做数字智能时面临的嘲讽。
……
不总是做这么好生意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在不断的质疑中,越做越好。网易25周年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很多ToB一上来就开始做“好生意”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为什么这些企业放弃“好生意”,连网易也要“跳进火坑”?那些一味追求“快、准、狠的好生意”的做法就一定正确吗?笔者试图拆解这些企业从过去到现在一步步进入ToB的过程,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
ToB不做“好生意”的企业,已经刻上了“缺乏侵略性”的基因。
在进入有ICT业务的政企数字化市场之前,华为很长一段时间给人的印象是技术模式。以前沿的技术创新逐步培育和渗透运营商市场,利用几十年的技术领先优势自然拓展业务,获得市场认可,而不是以各种商业手段抢占市场、上演商业大片,这是华为的一贯做法。
其实网易和百度也是如此。百度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迷失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新霸权没有太多参与感。它更像一个旁观者。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百度只是在默默积累ToB的能量。
从ToC时代到今天,网易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典型。
长期以来,虽然网易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总能出现在各种榜单的前列,但似乎这家公司在业务上一直缺乏“侵略性”,并没有以一种激烈的姿态出现在市场竞争中。
PC互联网初期,从韩国等地进口的网络游戏风靡全国,在线人数屡创新高,导致很多企业进行海外进口。由于市场缺乏优质产品,几乎所有进口产品都会有不错的表现,是典型的“好生意”。
但是,网易没有这么做。它选择了自研而不是引进,产品类型的选择也和这些进口游戏完全不同,以杀PK为主。无论是写实风格的《大话西游》,还是漫画风格的《梦幻西游》,都是以社交回合制游戏为主。
网游方面,网易并没有抢市场的蛋糕,而是自己做了一个蛋糕,这一点在010301等游戏的后期发展中可见一斑
当在线音乐用各种方式消磨流量,专注于通过各种手段增加用户数量的时候,网易云音乐玩的是音乐的情怀,走的是社区亚文化的路线;
在电商赛道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企业削尖脑袋模仿阿里或者JD.COM,网易还没有涉足。
这片“好生意”的红海,而是自己搞出了网易严选、网易味央这样的“另类”、并不会让竞争者直接感受市场威胁的平台。随着数字经济的浪潮涌动,在To B业务上,网易这种在外边看来缺乏进攻性的特质,更加明显了一些。
作为网易To B的主要承载者,网易数帆的发展似乎和快速规模化、左突右进、大干快上、逮着机会就迅速扩展团队这些做法搭不上边,以至于很多行业媒体直接将网易数帆的做法定义为做“慢生意”。

在这种背景下,网易数帆推出NDH,选择做没什么人做的、也被认为不是“好生意”的Hadoop发行版生意,而不是那些热门赛道就从行事风格上来说,并不在意料之外了。
在服务政企数字化的市场上,网易数帆更像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存在,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大谈概念,以至于很多互联网大厂在做To B生意时,都会忘了有网易这个竞争者的存在。
这就是网易过去25年的历史的简单概况——整体上缺乏进攻性,甚至有些时候导致缺乏业界存在感。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种打法,也成为很多能够在To B时代沉淀下来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集中、典型的写照。
“往后退守”,反而让华为、网易、百度们“向前发展”?
对外缺乏进攻性,不意味着过去这些企业业务不成功,相反,这种“柔外”之下,它们的大量产品都走出了自己的路。
华为利用自身优势推出的底层存储产品,没有太多所谓“数字化”的对外发声,但凭借安全性、性能受到广泛认可,其全固态产品甚至得到了一向要求严苛的银行的认可;
网易这里,《梦幻西游》成为到目前还持续红火的现象级网游,网易云音乐已是中国最热门的在线音乐平台之一,网易严选已沉淀高达10亿条购后用户的评论……
而百度,在种种诟病之中,也曾出现过贴吧、百度文库等没有抢夺市场热闹但颇为成功的知识产品。
回过头来看,没有进攻性,说到底就是一种退守,这些起初没有什么进攻性产品的成功,在根本上无非是退守用户/客户核心需求的结果——只要能够这些需求,其他流量之类的可以先不管。
以网易的产品为例,2D回合制让网络游戏变得不再紧张也有收获感;音乐平台的文化让用户实现精神追求;严选筛选好产品强化用户连接……
而百度这里,直到现在,不那么凸显的“知识”,仍然在为百度的产品赋予价值,而互联网时代用户最需要的除了刷个不停的多巴胺,知识也十分重要、越来越重要。
在To B市场,“往后退守”客户的核心价值需求,就是面向市场“向前发展”。具体来看,可以以网易的做法作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在回复KOL“跳火坑”质疑时,网易数帆负责人汪源解释了为什么要做Hadoop发行版生意的直接原因,即原本网易数帆为客户提供的数据研发和数据中台都可以架设在客户已有的基础软件之上,其中就包括现在已经不再更新且存在风险的CDH,这时候,在客户需求之下,网易将原本自己也在做的相关技术独立成NDH帮助客户实现底层替换,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以看出,外界看来网易数帆好像是选了一个大家不看好的Hadoop发行版生意在做,而实际上,网易数帆只不过是要顺势满足客户的需求罢了,并没有那么多故事可以讲。

于是,网易数帆也表现出很多与市面上其他To B做法不太一致的特点。
例如,不追风口,而是退守客户需求而自己又最擅长的事一直做下去。
NDH只是其中之一,在独立成产品前,在网易内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应用。从短期看,它的发布可以帮助网易数帆抢占一部分因CDH停服带来的客户和市场;从长期看,这款产品在长期打磨下,已经是网易“更擅长的事”,在实践沉淀下也更能够支撑客户企业的数据业务。按汪源的说法,“既然做了,就要想办法做得更好。”有消息显示,网易数帆还计划将NDH逐步推进成为一个“越来越强大的面向分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
又例如,不控制客户,而主张帮助客户成长,推动客户独当一面。
在过去,To B领域有个戏谑的说法,解决方案是让客户“上贼船”,让客户依赖自己,持续的跟进服务获得大量的利益回报,很多企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网易数帆一直对外强调其要把控制权交给客户,用开放的姿态做To B业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让客户能够自己“上道”,能够自己把一些业务做下来。
或许是为了匹配这种理念,网易数帆对技术架构开放有着自己的偏执,这具体表现为产品的模块化,例如尽管有NDH产品,但他们并不捆绑数据研发或数据中台,而是分开让客户自由选择,用户仍然可以在底层选择采用CDH、FusionInsight等。当然,如果有需要,可以变更为NDH,但这种变更在技术上是自由的。
还例如,不搞过分标准化、快速复制增长的模式,而强调对客户的专业服务。
这一点,与中国市场上数据业务同全球普遍做法的差别有关。在欧美,长期的商业经济让公有云这类标准化服务广泛铺开,很多大的企业甚至政府单位的业务都可以跑在公有云上,例如NASA、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GE、诺华等,而国内很多主体,在监管合规、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外部要求和自我要求更为严格甚至说严苛,因此专门的数据服务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易数帆总是强调其专家级的服务、全过程的服务,包括从IT的咨询、规划,到实施、运维、甚至知识转移全面服务好客户,把模式做得很重——这又违背了通常的“好生意”定义。
总结起来,沿袭过去业务的特点,在To B赛道上,华为、网易、百度们不选择“好生意”的本质,其实无非是重视客户、不断打磨产品的表现,最终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等商业目标。
从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发展来看,这种慢生意、不是最好的生意,也许恰恰是在做“有价值”的生意。
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进行价值回归,“往后退守”的打法正在失去独特性?
包括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内,在外部环境的交织下,裁员浪潮一波接一波,而其中的重灾区之一无疑是To B领域。
很对企业前期为了某些“好生意”项目大干快上地召集一大波人,却没有思考什么才是对客户最“有价值”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投入巨资狂欢一阵,导致摊子太大没有价值支撑,草草收场作鸟兽散,最终表现为裁员规模的庞大、一地鸡毛。
随着市场回归理性,信息不对称的红利散去,客户企业将越来越看重其所采购的、合作的To B业务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价值。
互联网企业过去眼中很多“好生意”的做法,在客户看来却不是“有价值”的生意,这就要求当下的互联网企业必须要进行理念和打法上的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看,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砍掉那些过去被视为“好生意”的项目,除了它们的失败所倒逼,企业们的积极调整和回归也是重要原因。
在To B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服务的姿态帮助企业进步,重拾“客户成功”这个To B业务的根本目标,而不再只是一心壮大自己。
这不是壮士断腕,是互联网企业的重新出发。

华为、网易、百度们的做法并不一定是To B的最终答案,但至少,当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有类似的做法出现,To B业务或许才将真正实现价值回归,而背后的互联网企业也将离长久发展更进一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