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河南传媒大学”,本质上是在搞诈骗
时间:2022-07-12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不存在的“河南传媒大学”本质上是作弊。
观点
假大学的本质就是卖假文凭。为了让假文凭“更有吸引力”,他们经常遇到一些热门地区的高校。
近日,有多名网友向记者反映,一家名为“河南传媒大学”的网校从今年高考前夕开始,一直通过其网站发布“河南传媒大学”的办学、科研、招生等方面的消息。然而,在河南省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大学。此外,网友称该网站内容盗用了广西艺术学院网站大量信息。
7月10日,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没有这个学校,教育部提供的全国高校名单中也没有这个学校的信息。
有网友称此为“大学”文凭作坊,但实际上,它连“文凭作坊”都算不上,只是一所只有网页的虚构大学。这种“大学”根本没有具体的办学活动。以大学的名义招生,卖文凭,都是诈骗。
很多人呼吁教育部门加强对假大学的监管,取缔假大学,这显然是对假大学的误解。
虚假大学没有注册,没有学校地址,根本没有校舍,就是建立了一个虚假的网站,完全复制了其他大学的信息。
所以一定要明确,假大学的本质是诈骗。杜绝虚假大学,需要司法机关及时介入,加大查处力度,扩大举报线索。而考生家长如果发现此类“大学”应立即报警,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但被虚假大学冒名顶替或造假的大学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及时公告澄清,并报警干预。
一般来说,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是不会遇到假大学的。省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里的大学都是有合法资质的,假大学进不了这个系统。
大学造假针对两类人。一种是想上高考分数低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声称没有高考分数也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另一类是想买假文凭的社工,类似于把街边小摊上卖假文凭的搬到网上,用所谓的学校网站在网上查假文凭。
打击这类假大学,需要全面清晰地了解滋生地,了解相关人群的客观需求,对症下药。事实上,打击假大学的运动一直在进行。每年进入高调招聘季,都需要特别警惕它的卷土重来。
关于“河南传媒大学”的问题,目前其官网无法打开浏览,但我们还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这个不存在的学校“存在”了这么久。它愚弄了多少人?明确案件背后的具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问题及相关人员。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其卷土重来,才能杜绝更多假大学再次诞生的可能性。
熊丙奇(教育学者)
评论邮箱:shepingbj@vip.sina.comxjbpl2009@sina.com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