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中小学办学特色吗
时间:2022-07-12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李江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小学,位于兰州市南部的高山高原上,周围都是流动人口居住区。四年前,学校只有100多名学生。因为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家长和学生都用脚投票,选择了下山读书。现在,全校学生人数增加到337人,短短四年翻了近一番。“办好学校,杜绝家长择校”是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学校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以改善学校教育的面貌。(《中国青年报》年7月11日)
教育可以是中小学的特色吗?这所郊区学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结合实际办学条件,系统地开展劳动教育,既能使学校更加接地气,又能符合“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要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还要掌握学生的分数。而是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以“小而美”、“小而特”改变“小而弱”的办学面貌。
据介绍,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流动家庭,学生的父母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按照这样的生源结构,可能有人会认为家长不会支持学校以劳动教育为主,而是要求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主。而学校的校长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这些孩子更熟悉劳动,把劳动教育变成了学校的优势。
这个判断也符合育人的价值观。劳动教育不是让学生打扫卫生、学会做一些农活的正规教育,而是让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健康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很多家长追求知识教育,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担心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喜欢劳动,看不起劳动。如果学校教育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有些人认为只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他们担心学校进行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会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为了迎合这种思想,有些学校不把这些课程全部开设,而是占用这些教育的时间,用于学科知识教育。这是违背学习和成长规律的。
一些农村学校,为了跟上城市学校的步伐,只关注中考核心科目,使得教育差距越来越大。更有甚者,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出现了阅读价值观的偏离。他们认为读书改变不了命运,在学校也学不到其他能力,所以更不愿意读书。可见,以考试为导向,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乡村学校的办学空间会越来越窄。
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成功观,给予他们初步的职业启蒙。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五育并举”是我国所有基础教育学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校可以因地制宜,探索出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对办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应以学校开设的课程和课程完成情况为依据,即注重办学的内涵,是否给予学生完整的教育。
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更好的成长,而不是简单的抓住应试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这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