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电子
 

返乡大学生挑大梁了


时间:2022-07-1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86岁的徐进科老人给徐浩讲过去村里的故事。本报记者 王煜鹏 闻皓 摄

86岁的许老人向讲述了他过去村子的故事。本报记者王宇鹏文薇摄本报记者王宇鹏文薇

清记者团

位于湟水南岸的南大峡谷,有一个名为“大学村”和“博士村”的村庄,从这里走出了313名大学生、11名博士生、24名硕士生。这是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许家台村。

作为一名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徐浩在201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乐都。2020年村“两委”选举时,他才24岁,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村里要发展,就要吸引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村党支部书记许仕林对此非常肯定。

“我们5个老师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着孩子们放暑假了。”来自徐浩的大一新生徐丽(音译)说。许家台村的“桂言”阅读班今年夏天又要开学了。

“还雁”读书班是徐浩当上村委会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2021年,得知村里有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后,一个叫许的四年级学生找到,让他帮忙做作业。通过每晚的辅导,徐的数学成绩在期末考试中从60分提高到了90分。看到许的成绩有所提高,为“桂言”读书班播下了种子,他在开村“两委”会议时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传承我们‘农耕文化’的好机会。年轻人有想法就会去做。”在村“两委”的全力支持下,2021年7月10日,“桂言”读书班在村党支部阅览室开班。徐丽等5名返乡大学生自愿到村里当老师,第一天就招收了28名学生。

村党支部书记许仕林认为,年轻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磨练。经与村“两委”讨论,决定由徐浩跟进该村农牧民生活条件改善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怕自己做不好。”徐浩的担心不无道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很害羞,有时与村民沟通不畅。这时,许仕林需要出面协调。三个月后,项目顺利完成,徐浩松了一口气。正是这件事,让他对村委会主任的工作更加有信心。“这是我的家乡,也是我长大的地方。希望通过努力,能有更多好的想法付诸实践,让村民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壮大了村“两委”,让村里的产业发展更有活力。许家台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对接曲潭寺景区开发、乐华路建设等优势资源,打造“一山一画一景一日”特色村。立足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优势,依托“博士油”榨油厂,打造“曲靖”品牌。2021年销售额达52万元,壮大了村集体产业,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如今,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同努力,许家台村党旗更红、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