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电子
 

“牛皮”吹越大“含金量”越小?单靠华为品牌溢价的问界汽车能走多远?


时间:2022-07-1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中国漂亮的制裁,似乎让华为原本立足于手机板块的辉煌历史“落寞”了。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降幅均超过10%。也许是时候开始思考新的出路了。

从手机到商用终端,再到新能源汽车的探索,华为终端业务实现了巨大的转型。

卖手机和卖汽车的逻辑还是不一样的。经销商需要扩张门店,招募新人,而利润暂时无法覆盖成本,但谁都不想错过新能源出路。曾经在手机领域走在技术前沿的华为,能否在汽车领域掀起波澜?

00折,制裁拖垮“手机帝国”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华为手机业务的表现可以用“垮掉”来形容。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21年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六。2020年,华为国内市场仍将是龙头大哥。

一直将手机业务作为主要支柱的华为,却被TSMC、三星等真正的厂商禁止提供5G处理器,这让拥有5G专利却无法量产的华为,无法跨越当前手机市场的“5G”魔咒。

在手机业务受到核心缺失的严重制约后,华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排名也下降到了第9位,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华为营收大幅下滑是必然的。根据华为2021年财报,营收下降28.6%。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制裁问题或者改变收入结构,昔日安卓阵营的“手机帝国”似乎正在摇摇欲坠。

02,但不完全是。

相比冷清的手机市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如火如荼,这是华为试图自救的又一次跨界发展。

华为M系列机型的出现一度面临尴尬的局面,这是由于之前与Cyrus SF5的第一次合作,市场反馈并不理想。因此,M系列车型一度受到广泛质疑。

但华为董事总经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对此嗤之以鼻,公开叫嚣世界上的汽车要和Erffa、雷克萨斯LM等豪车比肩,舒适度甚至要超过百万豪车。

既然标榜百万豪车,生产工艺也要有一定的高水准来匹配。但根据介绍,驱动方案、电机、操作系统、家用充电桩等。是华为捷捷系列机型的核心部件,由华为提供。除了整车合成,每个部分都有华为的标签。

造,但不完全造,是世界留给外界的一个模糊的概念。也可以看出,华为现在的造车模式,很可能是深度介入产品定义和车辆设计,同时会提供门店销售渠道,证明自己的飞销能力。原来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华为只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智能零部件,旨在帮助车企打造自己的HI合作模式车企子品牌。

但不难看出,华为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是造车态度。也希望赢得更多车企之间的合作,继续积累造车经验,为以后的选择提供依据。

华为不直接参与汽车制造,但在新能源行业的身影随处可见。华为问天的出现不仅仅局限于汽车厂商,华为旗下的数千家线下授权店都在期待华为问天的系列车型,甚至未来即将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弥补华为手机销量下滑的影响。

03“高端”华为在品牌溢价下问世界

此前,华为与车企合作研发的M5正式上市时,余承东曾夸口M5的续航能力对于标杆保时捷Macan、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都绰绰有余。

还说麦弗逊悬架不够强,让消费者千万不要买三缸。M5面临着传统燃料的问题

同时询问4.7米车身尺寸、增程式电动车、30万级SUV等产品标签,也将矛头指向了李一。对M5产品的不准确定位,让很多媒体对该车一头雾水,同时也让消费者

在市场中找到多个可替代产品。 

在一个新领域想要打开市场, 特别是中高端产品,依靠华为原有消费电子市场的技术沉淀是不够的。只单单凭借太高车辆单价就意图跻身中高端车型市场,却不能找准车辆本身定位,打出差异化特色,只能让外界认为给车辆增值的是贴上了华为二字。

04 一面合作一面竞争,只有“灵魂”的华为还能走多远

问界系列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造车”。 

北极狐、奇瑞、广汽埃安等车企都有过与华为联手造车,在具体的合作中,华为很有可能在智能驾驶、互联互通、电动化等方面受到诸多因素所制约。或许更多情况下,华为只能聚焦于几个重点业务的突破与创新上,辅以对应的商务合作模式,这样的合作模式,被人戏称为没有“灵魂”的合作。 

与长城、比亚迪的合作也是如此,唯一难得的是这两家公司还在坚持自主研发。所以, 华为一直以来都在充当着两个角色:一是合作方,二是竞争者。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各大汽车品牌都想要借助华为的智能技术,来提升自己的销量,同时也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不想失去自己的“灵魂”和利益。

实际上,这也是多数消费者的共同担忧,如果华为不能完全做主,自己买到的还是其他品牌的汽车。 

如此便可得知华为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在问界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后,那些不甘心失去“灵魂”的汽车品牌,还能从贴着华为标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手里抢走订单吗?但如果继续跟华为进行深度合作,那么他们的“灵魂”和利益就会变得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华为的造车梦也只会是“有形无神”。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