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 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
时间:2022-07-1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新论)
张宏圣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形态,催生了大量新的文学艺术类型,也带来了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的深刻变革。近年来,我国网络文艺体裁题材日益丰富,形式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升级,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文艺网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互动性强的特点,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也要看到,网络文学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提高作品质量方面还有很大潜力。适应形势发展,做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评价、专家的评价和市场的检验。它应该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作品。“网络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文化承载着价值取向,影响着心灵。不能用商业标准代替艺术标准,文学作品可以等同于普通商品。只有把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精准表达和有效传播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才能推动更多网络文学作品从商业成功走向文化成功。
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必须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更好地传递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要鼓励推出优秀原创网络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赢得更多社会认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比如网剧已经被列入白玉兰奖、飞天奖等国内重要电视剧奖项的评选。《破冰行动》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华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获得金鹰奖优秀电视剧,等等。此外,要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融合,推动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比如《山海情》等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各大卫视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在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也相当可观。
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把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让网络文艺作品更有卷帙浩繁,更有质量。一方面,要通过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生态,加强网络文艺的底线管理.比如广电总局建立了网剧的许可制度,在网络视听领域建立了更严格、更规范、更清晰的行业标准。类似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网络文艺的质量、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将符合网络文艺特点的审美规范纳入行业标准。网络文艺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但仍需在创作生产中增强审美意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网络文艺的发展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强对网络文学艺术的引导,建立和完善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和机制,必将催生更多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