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电子
 

专访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 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建设接近尾声 CCER重启利好多个行业


时间:2022-07-2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数:


!--新增众测推广文案-->

CCER的“重启”,会对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再利用等有利于国家能源结构低碳化调整的行业带来直接的利好,会引导社会投资向这些行业领域倾斜,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已满1周年,市场对于CCER何时重启颇为关注。

自愿减排机制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机制,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这意味着,CCER可以抵消部分排放配额,又可以直接在碳市场交易。

但是,目前我国CCER签发自2017年3月份起已暂停近5年,据了解,存量CCER恐难满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清缴需求,这也增加了CCER交易市场(包括CCER签发等)重启的迫切性。

2018年,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改委转隶到生态环境部。今年,生态环境部将以“部市联建”的形式支持北京市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目前建设情况如何?CCER重启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北京绿色交易所已于2021年启动了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建设工作。”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专访,回应了市场关切。“目前,两个系统建设进展顺利,相关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期,北京绿色交易所也正在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与交易、结算相关的制度文件。”王乃祥说。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仅有碳排放配额,品种丰富程度较地方碳交易所仍有差距。有观点认为,全国碳市场应该建成一个分层次的市场体系,包括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未来的期货市场,当下的全国碳市场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运作还没有和金融建立起联系。

近来,金融监管正紧锣密鼓出台标准,金融行业也在为CCER重启加紧做准备。今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行业标准《碳金融产品》(JR/T 0244-2022),明确了典型碳金融产品的实施流程。碳金融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产品的丰富,有利于把更多资金引入到碳排放投资。

王乃祥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企业碳账户、绿色项目库和环境信息披露平台等“双碳”管理公共平台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研究CCER与绿色金融产品有机结合的途径。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正在建设

《21世纪》: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条件,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王乃祥:自愿减排机制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单位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排放,促进低碳投融资,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

2021年3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5号)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这既是中央对北京的信任,也体现了北京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中的一份担当。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部署,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绿色交易所已于2021年启动了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两个系统建设进展顺利,相关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期,北京绿色交易所也正在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与交易、结算相关的制度文件。

CCER重启利好多个行业

《21世纪》:此前有消息称,关于CCER备案审批和减排量签发的文件目前正在编制,有望今年重启申请受理。CCER市场重启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王乃祥:2017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启动修订以来,虽然相关备案签发工作暂停了,但存量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市场交易并未停止。在2021年底全国碳排放权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